项目服务实施情况
|
(1)项目预计服务人数?60 人;
(2)项目实际服务人数?75 人;
(3)实际完成比例?125 %。【计算公式为:计算结果=第(2)项/第(1)项】
|
(1)项目预计开展活动?20 次;
(2)项目实际开展活动?26 次;
(3)实际完成比例?130 %。【计算公式为:计算结果=第(2)项/第(1)项】
|
宣传总结情况
|
媒体报道
|
媒体名称
|
报道日期及主要内容
|
微信公众号
|
2017年6月28日,《宁波市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与研究中心带领心水谈高手资料者进行服务绩效评估》https://mp.weixin.qq.com/s/BK8-85lhRhoiCUCVjsSHng
|
微信公众号
|
?2017年7月17日,《“宁波之江”出席中国社会学2017年学术年会》https://mp.weixin.qq.com/s/YUAGqedIOapT7o5EdujsKQ
|
?
|
?
|
报送简报
|
日期
|
主要内容
|
?
|
?
|
?
|
?
|
备注:请附上媒体报道、简报报送相关证明材料
|
?
1.项目开展过程(请围绕项目方案,说明项目实施的内容、时间节点、过程等情况)(建议800字左右)
本项目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宁波市之江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与研究中心”与“浙江万里学院”的密切合作下,以“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为引领,浙江万里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心水谈高手资料者,一起对宁波市公益服务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项目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心水谈高手资料者培训阶段(2017年9-10月),在为了使心水谈高手资料者能够胜任对公益服务绩效评估的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马洪波以该校兼职教授的身份,与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沟通,利用周末时间,在公共管理专业开设了《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的专业课程,前后共计7次,历时2个月,对参加项目的75位学生进行评估知识的调研和培训。
第二阶段是项目调研与评估阶段(2017年11-12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对宁波市公益项目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项目展开分析,运用程序逻辑框架法进行服务绩效的评估和研究。心水谈高手资料者们在专家的带领下,深入街道社区对各重点项目团队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焦点小组等形式进行评估和调研。
第三阶段是撰写和研讨研究报告阶段(2018年1-3月),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分析,把评估和研究的结果,提升到理论层面,撰写出《基于程序逻辑模式的公益项目服务绩效评估研究报告》(课题编号ZMZD201706)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邀请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友华教授、江苏省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黄燚主任对研究报告进行研讨,最终修改完善后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为政府的项目管理、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获得了更多的数据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及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
?
2.项目实施效果(请说明项目受益人群的数量和类型,项目实施为受益人所带来的实际变化,是否实现既定目标)(建议500字左右)
项目的实施效果十分明显,政府、被服务评估对象和心水谈高手资料者团队都得到了实际的益处。首先,在政府方面,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的不断增大,公益项目的绩效评估将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目前没有一个规范性的、可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尤其缺乏逻辑严密,概念清晰地设计和评估公益项目的手段,常常只有数量指标没有质量指标。公益项目购买中只注重服务数量,不注重服务的质量的状况明显,而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专业化的方法和工具,为政府购买服务展示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得到了浙江省民政厅有关专家的肯定。
对被项目评估对象来说,项目研究评估了26个公益项目,改变了他们对公益项目的运行模式,是他们的认知得到了提升,不只是关注服务过程,忽视服务成效,而是同时注重服务的绩效,使社会组织的自我评估成为可能。协助项目团队更好地区分“项目-活动”、“产出-成效”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服务绩效的提升,改善社会公众对公益项目管理松散、绩效低下的印象。
对参与项目的心水谈高手资料者团队来说,为浙江万里学院公共管理专业151级75多名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改变了原来被动学习的状态,大家的学习态度都比较积极,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尤其能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互动教学环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设计、管理和评估过程中去。运用“问题树”、“目标树”的方法剖析问题,理清思路;运用程序逻辑框架进行项目的设计和评估,同学们通过实践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这些先进的方法和技巧,在成绩指标上也有不错的展现,成绩优良率达到92%。
总而言之,项目的实施为受益人和心水谈高手资料者都带来了实际的变化,实现了项目的预定目标。
|
?
3.项目宣传情况(请说明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主动开展项目推广、项目宣传的情况)(建议300字左右)
项目团队在做好实务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项目的宣传,专门开启了微信公众号,对所有的重要活动进行信息推介,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公益同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回应。
在此基础上,项目主任马洪波应邀出席了中国社会学2017年学术年会,在“社会工作与项目评估”分论坛上作主旨发言,与全国同行们分享公益服务绩效评估的宁波实践。同时,还担任“社会政策评估”板块的特邀评论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借助于论坛的高端平台我们对项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整合资源,积极推广,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
?
4.本项目实施对组织自身的影响(在社会组织的使命、能力、运作方式等方面是否带来变化)(建议500字左右)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填补宁波市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对组织本身的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本项目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宁波市之江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与研究中心”与“浙江万里学院”的密切合作下,以“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为引领,浙江万里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心水谈高手资料者,一起对宁波市公益服务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这种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尤其是其中的心水谈高手资料者既是项目的实施者,也是项目的受益者,助人自助,自助助人。项目最终的研究报告,既回应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又实实在在为宁波的公益服务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得到了省民政厅专家的肯定。
通过本项目的另一个亮点,是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公益项目的评估是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的关键环节,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评估的公正性、独立性和客观性。第三方评估优势、公信力来自评估主体独立、专业、权威的基本特征。通过项目的运作本组织践行了自己的使命,逐渐向社会智库方向发展。
|
?
5.项目创新性及可推广性(请说明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这些创新之处是否具有推广示范性)(建议300字左右)
公益服务项目是宁波社会公益事业的亮点和特色,案例内容十分丰富,但一直缺少对服务绩效的评估。本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评估方法——程序逻辑框架法,开展对服务绩效的评估和研究,以此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启动,填补宁波市在这方面的空白。
程序逻辑模式(Program Logic Model.简称PLM)是从“程序”和“逻辑”的角度来评估项目状况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通过审视项目“投入、产出、绩效”三个维度,各环节之间的是否合逻辑性,从而判断项目的实际成效,方法科学严谨,是近年来广受推崇的项目设计和评估的工具。
所以,项目的创新为公益项目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增强了公益项目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提升了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服务绩效,最终提高被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项目具有了极大的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
|
?
6.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和建议(请说明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完善和优化支持社会组织项目的建议意见)(建议500字左右)
“产、学、研”一体化原来是经济领域的运行模式,现在把它引入到社会建设领域,必定会遇到很大的挑战。由于涉及到研究机构、高校和社会组织三者不同性质的团队,他们的人员构成、运作方式、评估体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执行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磨合。学校虽然非常需要实践基地,但没有政策接口提供不了资金的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目前还是处于低级阶段,没有专门的绩效评估费用;研究机构的任务就是做好课题,没有培育机构外人员的职能。所以,虽然是一件一石三鸟的大好事,但由于没有政策支持,实施过程必将充满艰辛。宁波市心水谈高手资料服务基金会能给予资助,实在是雪中送炭,功德无量。
????与此同时,由于项目资助一直没有确定,资助资金迟迟没有到位,对项目的运行带来不少的困难,但项目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项目的运行计划不断地变更,也影响了项目的完美度,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完善。
|